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朋友圈刷屏晒照,晒自拍、晒美食、晒旅游……最后收获朋友们一致点赞,留下美好的回忆。那种感觉真的挺好!不过,你永远不知道照片泄露,会给你带来什么危险……
留神泄露隐私惹麻烦
虽然如今晒生活在朋友圈很火,不过还是要提醒喜欢“晒”的朋友:当心“晒”多了泄露个人隐私。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信息应谨慎发布
全家福照片少“晒”,否则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包括姓名、幼儿园和学校的地址等。上下学路线、上下班路线也要少发。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不要“晒”。对于女性来说,贵重饰品、名牌包等少“晒”为宜,莫让他人掌握自己单独外出的有关信息。外出购物、旅游、驾车,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人群拥挤、道路堵塞、发生交通事故等。这类信息在不掌握真实情况前不盲目散布、转发,不然可能会引发恐慌,或被编造成谣言转发、扩散,产生负面效应。对于自己在情感、工作上的问题,牢骚、抱怨类信息也应少发,既容易引起不怀好意的人注意,也有损人际关系。这些尽量不要晒
晒娃有风险
在现实中,很多骗子都与被害人素不相识,如何能将孩子和妈妈的名字叫出来?还能有两人的照片呢?原因就在于,爱晒孩子的家长没有关掉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骗子就是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来成功获取被害者信息的。沈阳皇姑公安分局介绍,浙江一女士的孙女就碰到一陌生人搭讪,称见过她照片,也能叫出名字,还说带她找妈妈,幸好被及时发现。
怎样安全晒娃
不要用孩子照片作为头像,更不要透露孩子的名字、生日、幼儿园、常去的地方等等。当然了,相对应地,也不要透露你所从事的工作、单位。不妨限制一个分享的范围,以分组的形式给亲人和一些有孩子的朋友看的。尽量少在网上挂孩子的照片,也别把孩子当成艺术品似的炫耀,好东西自己留着欣赏就好了。分享控忍不住分享?不要晒海量宝宝萌照了,尝试制造电子相册,发给亲密的朋友分享即可。
不要晒火车票
“我要抛弃这‘速冻’的日子,去海岛晒太阳。”自从有了朋友圈,大家会发现身边好友们几乎无票不晒,电影票、飞机票、火车票、演出票等等。而到了节假日期间,朋友圈又会被那些外出游玩的人席卷,有的甚至连个人信息都忘记处理直接上传照片。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证实登机牌二维码和条形码上包含旅客的个人身份信息。另外,火车票上二维码的情况也是如此。虽然,这些二维码有保护措施,但不排除有人利用高科技窃取个人信息的可能。为了安全,大家还是小心为好,晒票也别忘了遮“码”。同理,登机牌、电影票等等一切含有二维码或明文信息的东西,最好都不要公开展示。它们会透露你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透露你的生活圈范围。
不要晒位置
节日期间会有童鞋会回老家。这个时候,如果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带有位置信息的图片,将会暴露非常真实的个人信息。因为这里是你或家人的永久住址。如果坏人想要对你进行诈骗的话,他能够说出你在老家住哪个小区,成功率会直线飙升。另外,如果有人发布了全家一起出游的位置信息,那么窃贼就可以算出他离家的距离,据此推算作案的最佳时机。
发照片的人在远方享受朋友点赞的时候,小偷正从容地把他家当作“自选超市”。
不要晒你奶奶/爷爷/姥姥/姥爷
曝光你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会让坏人有更高的几率把他们认出来。关键的问题在于,这暴露了你的个人信息和老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有人突然对老人说出他孙子的姓名,再附加任何一条谎言,都能轻易让老人掏出半辈子积蓄。老人家操劳了一辈子,就尽量不再辛苦他们和骗子斗智斗勇了吧。
不要晒护照、家门钥匙、车牌
照片的信息量往往很大,背景里难免会出现奇怪的东西。王珞丹曾经在微博上晒过两张窗外的风景,而某宅男根据这两张图片,结合她发过的微博,成功定位出了她家的小区、楼号以及门牌号。不用怀疑,坏人也会使用大数据。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照片中不要出现特征明显的东西,例如你的家门钥匙、车牌号码,更不用说身份证、驾照和护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