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0月12日)开始,支付宝提现正式收费了。对于已经把支付宝作为生活一部分的人来说,要么接受,要么回到银行卡时代,因为另外一个移动支付对手微信早在今年3月已经实施提现收费了。
早在9月12日,支付宝就对外发布公告表示,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今年3月,微信已经开始对用户提现收取0.1%的手续费,每位用户累计享有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由于支付宝和微信都规定“单笔服务费小于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也就意味着用户每次提现最少支付一毛给支付宝或微信。
那么,支付宝提现收费是否会影响用户的使用频率?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不少用户表示影响不大,支付宝反正是要用来支付的,不提现那就花了呗。行业专家的分析也指出,支付宝对提现收费,一方面是因为成本巨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资金在支付宝的体系内去流动,去营造更多的支付产品,产生更多的支付行为。
支付宝和微信都说手续费是给银行的
提现是指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把资金转到银行卡的行为。此前,微信宣布提现收费时曾经表示,“并不是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支付宝方面也在公告中表示,收费的原因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提现规则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部分用户或回流传统银行。
就在互联网金融走向付费的同时,实体银行则主动求变,甚至不惜打出“免费牌”。
实际上,手机支付领域的混战也越来越激烈,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有苹果支付和三星支付等。当然,还有高调入局的华为和小米,这让银联支持的nfc支付(近场支付)也实力飙涨。而在业界看来,所有的支付最终趋势都会向收费靠拢。
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认为,“只要能够形成消费闭环的,可以向后端商家来收;而向不能形成消费闭环的业务收费,应该是个大趋势。”
尽管最终费用会转接到哪一方还不能确认,但从目前来看,银行和企业会让利给用户,因为nfc从目前来看都是直接和银行挂钩合作,所带来的用户和交易数据都是银行自身不能达到的。